早在1801年, 英殖民政府已在槟城开创了一个朴素的地方政府制度叫作评估员委员会, 以布局一个最适合当地人需求的市镇。1848年,英殖民政府订立了一个市级费率法令, 以将该委员会提升至市级委员会向纳率(门牌税)人负责。1856年,一个乔治市市议会也被正式与合法地成立起来。
因此,打从十八世纪起,槟城就开始有了道路, 而地方政府也为一些比较有规格的道路(当然当时还不是柏油路, 多以泥石垫底)而命名。
槟城原名槟榔屿,它起名于一种香料树叫槟榔树(Pinang tree),英国人的顺口发音就把Pinang 叫作Penang。既然已成帝国的属土,也就干脆叫它威尔斯皇子岛(Prince of Wales Island) 一 英皇位继承人的岛屿。
香料在一个还没有发明冰箱的时代里,乃行船者保鲜食品的必备之物。除了槟榔,此地又产豆蔻和丁香,是英殖民主义者看上它的主要理由之一。
其实英国人莱特是迟至1786年7月11日才登陆槟岛的,史册记载说早在莱特到此的40年前,已经有 58人在此居住。他们之中包括3位马来亚也是东南亚华人先驱的张理、丘兆进、马福春3位客家人。张与丘来自广东大埔,马为永定人。张氏最后坐化于丹试道光海岩上,在此找到他的那两位结义兄弟丘氏与马氏,也在他们的相继去世后,被埋在他坟墓的两侧。
于嘉庆四年即1799年,因为这3位先贤的英勇事迹,被永定华侨胡靖倡议建庙于丹绒道光海珠屿大榕树下,给世人供奉为神明并称为三伯公,而张理就叫大伯公。丹绒道光的马来名是Tanjong Tokong,这“道光”就是“督公”或Tokong的译音,指的就是大伯公岛形海湾区或Tanjong。
接着下来,再看看槟城跟早期人物与事迹有关的一些街名。头条路英文名叫Magazine Road,闽南话叫Cheng ioh keng即铳药间,背景是英殖民政府的火药仓库设立在此。
Cannon Street闽南话叫Toa Cheng Khang即大铳巷,因为当时的两个当地帮会发生肢体纠纷,英殖民政府就动用了军事和武力,在此街道与附近排满大炮以镇压下来而因此得名。
Barrack Road闽南话叫Peng Pang Lo,广东话叫Peng Fong Lo即兵房路,缘起是早期的英军宿舍设立于此。许多人都叫错这条路的名,并闹出一些笑话来,这因与他们不知其名字的由来有关。
Ah Quee Street广东话叫Ah Kwai Kai,闽南话叫Ah Kui Ke,是纪念当时英国人加封本土的一位华人甲必丹郑景贵。
Church Street英文是指教堂路,闽南话叫Gi Hin Ke,广东话叫Yi Hing Kai即义兴街,而当时的义兴帮会首领郑景贵的院宅就设立在此,目前已开放为古迹纪念馆。
Bishop Street英文是指主教街,但是闽南话却叫Chhat Book Ke,广东话叫Chhat Muk Kai即漆木街。这是因为该处当时汇集了槟城最出色的中国木匠,以售卖现成和订制家具而闻名遐迩。
Church Street与Bishop Street的路头,就是矗立着一座被政府列为大马十大保护古迹之一的St. George’s Anglican Church,即圣乔治英国圣公会教堂,它显然是这两条路起名的渊源。
Downing Street此英文名是源自伦敦,至今英国首相署还是设在No.10 Downing Street,所以当人们讲Number 10或Downing Street的时候,他们是指的是英国首相署。它的闽南话叫Guo Kuan, 广东话叫Man Wa Kun即(门)外关的意思,因为那一条街之外已是槟城的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