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由港大、中大联同科大的联校团队发表香港极端天气与建筑环境共同研究成果,团队预计,未来20年香港热夜日数将会大幅增加50%,达到48日;同时间,极端降雨亦将会日趋严峻,最高一小时雨量可达230毫米,相比今年9月7日录得的“五百年一遇”最高纪录158.1毫米,雨量会再多出46%。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温室效应越演越烈,极端天气和降雨有可能将会成为未来的常态,因此政府必须提前制定各项应对气候转变的措施,持续强化香港整体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保护市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减轻极端天气对社会的冲击。
- Advertisement -
研究团队指出,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多,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另方面,香港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两个因素叠加,将会导致本港未来极端天气增加。热夜和炎热天气增多,会导致长者及长期病患者更容易中暑及心血管不适,极端降雨则会增加山泥倾泻和严重水浸的风险。
事实上,今年9月的“世纪黑雨”已为本港的交通和基建设施的排水能力敲响了警号。因此政府必须基于最新的科学认知,制定和更新应对各种极端天气事件的标准和机制,其中包括定基检讨及更新极端天气预警系统及相关气象服务、防灾备灾标准,例如排洪设施的设计标准。
其次,政府需要做好防灾避难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市民大众,特别是学生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的求生技能和知识,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命伤亡。最后,未来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时,都要考虑到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规划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两大基建项目时,必须将极端天气纳入建设规划的考量,避免新基建再次成为城市热岛重灾区。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