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戴慧怡;摄影/张翌伦
根据全国肾脏基金会(NKF),马来西亚有超过2万名肾脏衰竭患者正在等待合适的肾脏来移植,还有超过3万名患者正在接受透析治疗,我国华人社群在社交媒体开设了互助群抱团取暖,许多人不吝分享个人的经验,然而,关于我国捐肾者的经验分享却不多。
吉隆坡一名大学讲师林美渲今年7月在脸书上分享了捐献肾脏的过程,据她了解,我国只有马来同胞设立的肾脏捐献者脸书互助群“1-Kidney-Gang”,因此她也希望借此告诉活体捐赠者“你并不孤单”。为了深入了解肾脏移植的程序,《光华日报》特别约访了林美渲,由她讲解本身的经历。
事缘,林美渲的妹妹林美滢(43岁)有天突然昏阙,经抽血检验,医生确诊其患上急性肾衰竭,她选择了腹膜透析来治疗,每天晚上都要长达8小时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还要用上10公升的水做透析治疗。
1年半之后,林美渲发现妹妹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暗淡、人也无精打采,她上网查资料时还发现,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做瘘管久了会出现静脉硬化,而且体内的毒素很难清除,患者的寿命也会受影响。
捐献前程序严谨
为了让妹妹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林美渲下定决心捐肾给妹妹,为此她做了很多功课,发现捐肾手术后90天内,捐献者额死亡率仅约0.003%,再加上捐献前严谨的程序都给了她很大信心。
据她介绍,首先肾脏科医生会对她做初步的健康状况了解、心理评估,以及确保她是自愿捐赠、没有情绪压抑或犹豫不决。一个月后,她们开始抽血配型,确保捐献者和受赠者的血型合适,以避免对受赠者带来日后的影响,而且手术前一天也会做血液配型,尽可能排除所有风险。
“医生说,若血液配型结果在50%或以下,还是会尊重我们的选择去做手术,但若日后排斥的几率高的话,受赠者可能会回到透析,捐赠者方面也可能会过不去那道坎。
我们做了6对配型,我们超过90%都配得很完美。医生说,除了父母跟孩子,兄弟姐妹通常只是配对3至5个点,不会6个点都配完。那时候我就想,就连上天都同意我这个决定,为何我不去做呢?”
除了血液配型,林美渲还需要接受多项检查,包括X光、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echo)、子宫颈抹片等,也需要重复多次做血液和尿液检查。
除了每个月都要检查血液2次以上,她还分享说,她的首次尿液检测,就是要收集3次24小时的尿液,“一滴尿都不能少”,这是因为血液报告不足以检查肾脏功能和健康状况适不适合捐肾。
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任何状况
随后,林美渲和妹妹分别会见由全国肾脏基金会(NKF)安排的心理医生做心理评估,确保受赠者的心情保持正面,以及再次确保捐赠者出于自愿,没有金钱上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面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例如捐肾后受赠者还是要回到洗肾,捐赠者可能患上忧郁症等,心理医生也会告知,捐献手术前还是可以反悔;若术后康复期面对心理障碍,NKF同样可以安排心理医生。
“我想分享的是,不用担心,上天给我们两个肾,是有多的储备。其实一个肾脏的肾丝球是够我们用一生的。”
到了移植肾脏手术的前3天,医院就安排林美渲和妹妹入住,将她们与外界隔离,确保没有发烧感冒,最重要是受赠者没有细菌感染。然而,林美渲术后与妹妹分开病床的住院期间突然晕倒,医生告诉她是血钾超标,心脏可能会因此突然停止。
“遇到晕倒、高钾血症,住院那几天我变得很压抑,但到了那一刻,我还是没有后悔捐肾,只是我会觉得自己在孤军作战,觉得没有人理解作为捐献者的感受,在我遇到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之下,有一些跟我有过同样心理冲击的人,可以给我精神上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激发了我想要分享这个经验。”
“我主要是想把我的经验告诉那些,以后如果真的有遇上活体捐赠的捐赠者,如果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活体捐赠者,可能会遇到跟你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