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亩田
看回今年初和年中的新闻,无论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还是交通部长陆兆福,都表示我国要积极开发电动汽车业(EV)。陆兆福更曾在“绿色交通与运输论坛”记者会上表示交通部希望在今年的2024年财案中,纳入电动车新路税结构,以鼓励更多国人使用电动车。
扎夫鲁也曾在“电动车革命做准备:马来西亚篇”研讨会上表示,世界正朝向绿色未来迈进,许多国家已立法减少碳排放并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所以电动车在这转变的一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各大部门都主打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然而政府本身到底做好准备了吗?已拥有一套完善的政策推给人民了吗?
电动车的利是环保、节省燃料成本、低噪音、低维护成本、快速扭矩;弊则是有限的行驶距离、充电基设不足、充电时间长、电池成本高、有限车型选择。
到底马来西亚的人民都分辨出电动车的利与弊吗?相信很多人仍不关心什么是“电动车”,或是采取“你们政府说什么;我们人民听了就好”的心态来看待电动车。
其实,我倒认为推动电动车、改善公交系统、推国产车政策,都是“抵触”政策:
(1)推行电动车,但电动车的售价并不“全民化”,反而电动车的售价是10万令吉以上,并非人人可负担。
(2)马来西亚还有两个国产车品牌,所推出的汽车售价较“大众化”,尤其第二国产车(Perodua),但都不是电动车款。
(3)政府口口声声说要改善公交系统,计划兴建槟城轻快铁、捷运3等要改善目前的交通拥堵问题。
上述“抵触”政策到底可以让马来西亚的交通系统更加进步,还是处在不上不下的阶段?为何政府不好好规划后,再推出一个更完善且属于全民的政策?就好比邻国新加坡,该国公交系统的进步和便捷,已节省了人民外出来回的时间,进而提升该国的生产力,成为一个进步的国家。
马来西亚政府若真心想让马来西亚变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玩政治”,好好规划,要追上新加坡其实并不难。
希望即将执政满周年的当今政府,能认真看待并深入探讨所“讲过”的每一项交通政策,给人民带来更多便利,从而提升国家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