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来西亚作家刘宝军应张卜生先生之邀,到新加坡出席首届全球多元信仰文化国际论坛。我于9月28日约了他一起吃中餐,等他忙完了大会的事,10月4日有一点空当,就接了他和夫人出来逛逛。
刘先生近日在研究日军入侵新加坡的历史,所以他想去看一下抗日人民蒙难纪念碑以及瞻仰抗日英雄林谋盛少将的墓碑。10月4日早上,我先带他到酒店附近的东海岸走走,并介绍新加坡填海的情况,如东海岸各处的建设,以及绵延15公里人工建成的的海滩等。在这个公园里,人们可以散步、跑步、健身、踏脚车、溜滑轮、野餐、烧烤、露营,尽享各种运动、娱乐和餐饮乐趣。
欣赏了海边的风景,我们就驱车前往新加坡南部的滨海城艺术中心,参观了滨海城艺术中心的一些设备以后,越过马路到对面那具有百多年历史的维多利亚音乐厅。
从音乐厅到靠近新加坡河的地方,我们浏览了一些本地雕塑家的户外作品,还有两座也是具有百多年历史的桥梁–加文纳桥(Cavenagh Bridge)及安德逊桥(Anderson Bridge)。
在维多利音乐厅前面的草场,看到了刘先生所要找的第一个纪念碑–由英国殖民地政府修建的二战纪念碑(1939-1945)。再往莱佛士城的方向走,又看到了林谋盛纪念塔以及二战新加坡人民蒙难纪念塔(1942-1945)。这3个纪念碑或纪念塔其实很早就存在了,早年这地方被称为“五丛树脚”,附近还有被誉为“新加坡自来水之父”的陈金声纪念碑,现在是滨海城康乐道。从康乐道这边望过去,就是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鱼尾狮公园、滨海步道、滨海艺术中心、摩天轮和滨海酒店……
看了这3座纪念碑纪念塔并拍了照片以后,中午时分我带刘宝军伉俪到也有百多年历史的“老巴刹”。虽然名为巴刹,现在已经不卖菜了,改装成熟食中心。走进老巴刹,发觉是人山人海。平时我们聆听音乐会以后,偶尔也来这里吃“宵夜”。白天没来过,想不到中午的时候却是人挤人,想必是附近的上班族都涌到这里来了。这里各种食物应有尽有,我们选了土耳其餐,味道还不错。
用完中餐,我们出发到麦里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因为林谋盛将军的墓地就在风景绮丽的蓄水池旁。新加坡共有17个蓄水池,这些蓄水池环境清幽秀丽,除了能够提供水源之外,也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人们来到这里,可以暂时避开城市的喧嚣,放松心情体会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麦里芝蓄水池是新加坡第一个蓄水池,于1868年建成。当年获慈善家陈金声(Tan Kim Seng)捐助了1万3000新元,这里是新加坡自然保护区内的4座水库之一,现在已经是国人所喜爱的休闲的地方。每天早上两层停车场都密密麻麻停满了晨运者的车。
沿着池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寻找林谋盛的墓地。走过靠池边一道弯弯曲曲的桥及一个亭子(可供乐队演奏之用)之后,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林谋盛少将的墓地。直立的碑铭上有林谋盛的照片,照片下面刻着“陆军少将林烈士谋盛之墓/林烈士谋盛纪念委员会立”。
1942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了马来亚半岛;同年2月12号,入侵新加坡并把新加坡改名为昭南。为了报复华人不断支援中国抗日,日军首领山下奉文下令以“大检证”为名对华人进行了大屠杀。青壮年有些被集体屠杀,有些被卡车载到东海岸,直接驱逐入海中,被溺死或用机关枪射杀,又冲入医院把受伤的英联邦军人全部拉出枪杀。
陆军少将林谋盛(Lim Bo Seng)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新加坡抗战英雄,他原来是一位福建商人。在日本入侵之前和占据新加坡期间领导抗日活动,他筹集资金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创建敌军情报网,后遭叛徒出卖,在马来亚的怡保被日军秘密警察逮捕,入狱后受尽折磨。1944年6月29日,林谋盛于巴督牙也监狱(Batu Gajah Jail)逝世。中国国民政府(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为褒扬他的丰功伟绩,追封林谋盛为陆军少将。1946年1月13日,英军将林谋盛遗体带回新加坡,并以军礼将他重新埋葬在麦里芝蓄水池边 。
过后我们又驱车前往兀兰,瞻仰英联邦二战烈士陵园。这陵园中安葬了4400位抗战英雄。从墓碑上的人名,可以看出大多数是英军、澳洲军及新加坡本土抗战者,除华人以外,其中还有许多马来人和印度人。一列一列的墓碑整整齐齐凝然立着–生的尊严、死的伟大。
托刘宝军先生的福,瞻仰了林谋盛的墓碑、二战蒙难人民及抗战志士的陵园,追溯这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回想起当年受苦受难的人民以及如狼似虎、灭绝人性的日军,对军国主义的日本当政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近日看到台湾总统候选人之一竟然宣称与日本历史关系深厚,想要与不肯承认侵略他国的日本政府称兄道弟,想起来真是可悲、可恶、可耻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