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小军
“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于梅雨过后的暴伏、翻晒家里衣物时,看到一双故乡的鞋,而发出的感悟。那年少时的梦,邻家小妹的礼物啊,真是燕舞,一曲歌来,一番情。没有出彩的锦句格律,便只朴素无华的情感,在轻轻流淌,是大音希声,也大象无形。 “依恋自然的情感,是和我们追悼消逝的童年和儿童的天真的那种情感密切相关的。”这是席勒在《论素朴诗和感伤诗》里说过的一段话,也是刘香河在《味蕾深处是故乡》中通篇奏响的乐章主题,是对故乡风物,那自然而然的爱,偏偏又不只是写里下河,而是整个客观的自然界。
刘香河真切体会到都市文明所患的疾病和苦痛,他的笔尖点到了“回归”的主题。他写乡村野物的迷人风采和原始文化的永恒魅力,是始于人性的探索,是导向对乡村文明的回归,也是都市发展后,在文化传统的趋势下,又终将回归乡村,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以小见大,平叙而情。“长山芋的地,要翻藤。那些叉藤和叶子只喂猪,不免可惜,也蛮下饭的。”“与山芋一块煮的芋头子儿,叫人垂涎。胡萝卜,曾救过我们那里不少人的命。农家的早饭桌上有了蒸煮的胡萝卜、山芋和芋头,那是日子变得好过一些之后,尤其是实行联产承包的责任田后。”
此处,我读到的是茅盾评鲁迅小说风格时的那句。“金刚怒目的《狂人日记》不同于淡言微中的《端午节》,含泪微笑的《在酒楼上》亦有别于沉痛哭诉的《祝福》。” 这里是写食物、是忆故乡,又何尝不是那段苦难历史的记录和见证。如李贽所说,“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
张驰转换,跌宕生姿。“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进腊月,腊八节便成我们儿时的期盼。”作者不慌不忙,由先秦腊八节的由来,后宋代腊八粥的风俗,又明清时期腊八粥的野史,平实叙说,缓缓道来。再引经据典,讲《永乐大典》如何、《燕京岁时记》如何,陆游诗是怎么说,沈从文散文又怎么说,将一碗腊八粥,从古讲到今。
真是沉得住气啊,直到最后,才淡淡地写道,“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一进腊月便掰手指头数日子。盼腊八!吃了太多的杂粮饭、咸野菜的肚子,能吃上腊八粥这样的美味,实属难得,是弥散在生命年轮里的芳香。” 不紧不慢的叙说,一下子突袭而至,让人细品、深思。
对比应衬,日月同辉。“故乡一带称黄鳝为长鱼。说起逮长鱼,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提到,鳝鱼是放在院中大水缸里,一条条在水中直立。抓它很容易,手到擒来。”“汪曾祺先生,在《鱼我所欲也》中说,鳝鱼烫熟切丝再炒,叫作‘软兜’,生炒叫炒脆鳝。”“说到长鱼与肉红烧,那是城里现在的吃法。乡间不这般做,既吃鱼又吃肉,一是太浪费,二是没工夫。不如韭菜炒长鱼,下锅一刻好,往饭碗上一堆,带了饭碗就能下田了。”
《老残游记》第二回,写了两位说书好的艺人,黑妞和白妞。黑妞的好,人说的出,白妞的好,人说不出,此时双峰竞秀,一山更比一山高。毛宗岗又认为,“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写里下河风土人情,绕不过汪曾祺先生。谈吃,梁实秋先生亦是触目可及的标杆。此时的引用、衬托,便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写出了刘熙载的那种,“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的情愫。
读刘香河的风物美食,想起我的第二家园马来西亚,想起槟城来。拉茶、炒粿条和红豆冰,是榴梿之外的三种颜色。而记忆深处,不能忘却的故乡,却不在味蕾,而在升旗山下华侨抗战纪念园里,在炮火中前进的滇缅公路上,在槟榔屿子弟勇者无惧中。时光漫长,RASA SA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