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油纸伞,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然而在上个世纪50、60、70年代,它却是人们在雨天时不能缺少的一种用具。现在只能偶尔在地方戏剧的舞台上,或者旅游他国时才能看到。
油纸伞本来是汉族的传统用具,据说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皮棉纸和竹条制成的雨具,由手工制成,材料皆来自大自然。由于纸一碰到水后容易破烂和撕裂,所以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在伞面上涂上一层防水的桐油,因此名为油纸伞。比起现在的折伞,它更为经久耐用,而且更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油纸伞后来也传到其他临近的国家如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朝鲜和日本等地,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也发展出他们自己的特色,伞的制作、装饰、图案等都具有各国自己的特点。油纸伞的制作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手工艺 ,除了用于遮风挡雨之外,文人墨客也喜欢在它上面作画,如画上梅、兰、菊和竹等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早年婚聘的油纸伞也可以画上龙凤的图案,还有一些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天仙配、宝莲灯、仙女散花、百鸟朝凤和八仙过海等。这使它变成一件精致唯美、古朴高雅的艺术品,现在它已成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每当下雨的时候大家用这种雨伞。小时候,哥哥常常带着我出外逛街。那时候的所谓“街”,其实都是一些黄泥路,四周都是庄稼田野和一畦一畦的稻田,还有较为宽敞的大泥路,大部分时间能看到的都是拖拉机驶过,偶尔也有摩托车,汽车就少之又少了。下起雨来的时候,不必说,路上就变得泥泞。有时风很大,吹得人东歪西斜的,手中的雨伞当然也会跟着风的方向摇摆……但油纸伞非常坚固,它不像现在的折叠形雨伞,风一吹就变形,甚至损坏。
另一个有关油纸伞令我难忘的场景是在我6岁的时候。那时爸爸把妈妈、我和妹妹从中国接到新加坡。我们就住在新加坡河畔的殖民地时代的房子。当时我们住的地方刚好在“大吊桥”和“二吊桥”之间的“水仙门”,爸爸任职的店铺在河对岸的潮州街。每天傍晚,妈妈就牵着我和妹妹在二吊桥边等爸爸从对岸走过来。有时下雨,妈妈就撑了一把油纸伞,遮盖着我们母子女3人,手中另一把油纸伞则等待着一个辛苦工作就要归家的男人。细细的雨丝就这样打在油纸伞上,发出淅沥淅沥的雨声,仿佛在宣示着一个小家庭满满的幸福……
60年代我家搬到新加坡的红山区,住的是锌板屋。一到雨天,雨滴打在屋顶锌板上,特别大声。那时的新加坡还处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到处都是甘榜(马来话的乡村),下雨的时候出外大家也用油纸伞。
提起油纸伞,我还会想起地方戏剧中的折子戏《桃花搭渡》,那是潮剧《苏六娘》中的段子。苏六娘为逃避秀才杨子良的逼婚,叫丫鬟桃花到西胪告知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哥郭继春。桃花于是带着一把油纸伞,请“渡伯”帮忙驰往西胪。活泼精灵的桃花一路上与渡伯以歌唱互相调侃斗嘴,精彩非常,因此成了潮剧中著名的折子戏。
桃花手持油纸伞,在摇摇晃晃的小船上,一摊开,就有平衡身体的作用。也因为有了这把油纸伞,这个折子戏除了唱以外,还需要演,特别是桃花撑着油纸伞,一摇一晃,给观众制造出一种在摇荡的小船上的错觉……所以虽然人在舞台,但观众却感觉出两人是在小船上。可见这把伞是多么的重要。
另一出跟油纸伞有关的戏《陈三五娘》,主角陈三拾到五娘丢下的并蒂荔枝,为了一亲芳泽,委身为奴进入五娘府中。但因长久未能如愿,半夜里带了包裹和油纸伞想偷偷回家,刚好被五娘的贴身丫鬟益春看到,展开一场劝阻。其中一幕就是陈三想走,益春却拉住他的油纸伞不放,两人各执伞的一端拖拖拉拉。此时的油纸伞无疑成了舞台上最重要的道具。
另一出为地方戏曲爱好者所喜爱的是《白蛇传》。白蛇白素贞与小青同到杭州,天突然下起雨来,她乘机假装向许仙借伞,和他搭讪并互诉衷情,定下了情缘。所以许仙的那把油纸伞,也因此成了极为重要的舞台道具。有关油纸伞的故事还有很多,无法一一详说。
上个世纪60、70年代,虽然大家大多数还是用油纸伞,但折伞已经开始出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般来说,用折伞的大都是女士,男士都不用,仍然用油纸伞。进入千禧年,油纸伞已经少见了,在市面上也找不到,但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却是一件难以忘怀的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