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唐国斌
艺人Coco李玟轻生后,媒体开始竞相选追踪报道此事,而社交平台也不断弹出各种有关当事人自杀的讯息,心理学者提醒媒体,关注报道名人轻生后所带来的“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避免让已有轻生念头的民众“跟风”,而出现自杀模仿的社会问题。
美国心理学会会员黄国辉博士指出,“维特效应”是在学术上被证实,和在现实生上已被印证的心理学理论,也是一种“病毒”现象。
他解释,若把这种负面现象想像成新冠肺炎的话,即维特效应是一种“病毒”,即轻生现象会犹如传染病般传给他人,让他人也出现轻生的念头,进而付诸实行,最终造成轻生案件的发生。
“维特效应是一种病毒,有了病源就会扩散,它扩散的程序胥视于我们控制得多快。”
黄博士指出,维特效应在我国发生多时,某新闻媒体更在去年某地点一连发生多宗坠海事故列成数据刊登,这种“重复性报道”是不正确的。
他说,世界卫生组织(WTO)早前发布“自杀预防: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中,已针对这类新闻,为媒体人提供10项提醒,而小心报道名人轻生的新闻,是其中一项提醒。
他强调,李玟事件的新闻报道,除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如今也已扩散到社交平台,每个人都在发送讯息,对他而言,这已是出现些许失控的现象。
他提醒,当事人是公众人物,有很多人崇拜她,因此带来的维特效应是很大的。
他举例,香港艺人张国荣当年逝世后的8小时内,就发生多宗坠楼事件,这已比平常的人数多出30%。
“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看到这个报道(李玟事件)的人,都会有维特效应的存在。”#
萌生轻生念头到付诸实行 会经过一段长时间
有意轻生者,从有轻生念头到付诸实行,一般都会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因此,身边的人受促应该要及时将这些在轻生边缘徘徊的人拉回来。
黄博士说,或许有些人会质疑维特效应的存在,并指为何看了这类轻生新闻报道后没有感觉,而他的解释是,因为这些人没有轻生的意念。
他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如意,肯定不会有轻生念头,因此维特效应不大影响。
他指出,有意轻生者,一开始只是偶尔有这个念头,过后,轻生的念头会越来越频密。
“随后,当此人已决定轻生,便会收集各种资料,之后会演练如决定到高楼坠楼前,会去看建筑物有多高,然后会作出尝试。”
“这些人会在轻生的边缘徘徊很久,他们会后悔、会想到珍惜性命和家人。”
“但是,若这些人看到这类(轻生)报道,会有很大的诱导性。”
黄博士举例,若一个国家有100人轻生,而当中有50人在轻生徘徊边缘,倘若这50人没有看到这类报道,就不会轻生,这是社会资源损失,非常不值得。
轻生新闻的报道方式
-通过新闻教育公众有关轻生的事件
-避免使用煽情或使自杀正常化的字眼,或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
-避免显著版位和不当重复轻生的报道
-避免明确描述轻生或轻生未遂的方法
-避免报道轻生或轻生未遂的资讯
-小心写标题
-慎用照片或视频
-小心报道名人轻生的报道
-对轻生者家人感受保有敏感度
-记得把辅导热线放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