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除了香烛冥钱,一般孝子贤孙在扫墓祭祖时,都会给逝者送上纸扎祭品,一尽孝义。
纸扎是一门融合扎制、贴糊、剪纸、彩绘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独特手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讲究扎、贴、刀、剪功夫,更重视民俗语言表现,有立体制作,也有平面绘画,可以做出世间万物。
雪兰莪巴生就有一位纸扎工匠提供客制化祭品,只要时间允许便来者不拒,尽管完成上万订单,但他对纸扎行业的热忱并没有消减,依然抱持着完美主义的性格。
入行37年的陈志辉接受《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访问时说,他把自己的每个作品视为自己的孩子,认真对待所有作品。
“其实,我到现在,我的作品全部都是我的骄傲,我敢大声说,全部都是我的骄傲。”
“因为,我已经跳脱纸扎的圈子了,不再只是说 你看到我的产品啊,用的材料方面,不只是纸扎用的罢了很多!比如说毛毯、冰淇淋棒,那些吸管,纸的、木的、塑料的吸管,我们很多家具方面也是用习惯来做的。”
陈志辉凭着一腔热血和匠心,一步一脚印把自家的“圆梦纸扎艺术”事业发扬光大,几十年下来,订单天天爆满,日夜赶工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他的工作室连个门面招牌都没有。
“好像我这样,我就躲在这边我连招牌都没有,我这边做20-30多年了,为什么我会有生意做,口碑啊!用过的人他会跟我打广告啊。”
尽管穷极半生的他已打造上万个纸扎品,却没有打算隐退,脑海中的想法千千万,至今还有八成的纸扎祭品没有机会制作出来。
当中要数挑战最大的十八层地狱,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遗憾,因为一直没有接获相关订单,心愿难以达成。
僵尸电影开启纸扎工匠之路 陈志辉坚拒客制化医疗器材
没有人天生就腹有学识,对于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屡败屡战的纸扎工匠陈志辉笑称,自己是受到“僵尸电影”所启发,才会对传统民间艺术爱不释手。
回首当年入行的点滴,陈志辉坦言受故香港艺人林正英的僵尸电影影响至深,后来在亲人牵引拜师学艺,才在今天的纸扎工艺有一席之地。
“尤其自己还没进这行之前,有一点怪异,可能是那时候林正英盛行吧,那些僵尸片看太多,所以就很喜欢拿街边的保利龙去雕刻,雕那些梅花棺……因为我大姑姑是做金纸店(生意)的嘛,他会跟那些纸扎业者有联系……”
“(她就说)这个小孩子行为很怪异,整天就是玩那些雕刻棺材,跟那些往生者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好像有联系这样,所以我大姑姑就介绍我师傅。”
从师后,陈志辉并没有沿用传统风格,而是推出客制化服务,将时尚元素融入纸扎艺术中。
他接受《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访问时说,这几十年来,自己对客户的要求都是来者不拒的,因为他想把现实有的都带入冥界,挑战制造更多前无古人的纸扎祭品,唯独医疗器材,他会拒之门外。
“我从事这行这么久,我不赞成,坦白说,我不赞成制作医疗器材给先人,他在世的时候已经给病魔折磨得不似人样,一旦去世了,你还要给他加倍啊!你到底是什么儿子来的?”
“打个比方说洗肾机,曾经我记得啦,有一个顾客来问我洗肾机要多少钱、定制时间要多久,我一听到这个就火大,我直接开骂。”
根据记者了解,已到天命之年的陈志辉没有自家门徒,膝下两个孩子也无心传承衣钵。
尽管如此,他从不担心手艺会失传,因为当下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事纸扎行业,同行之间也常以作品会友,自然有人模仿或学习他的手艺精髓。
纸扎仿真度需至少七成 客户睹物思人潸然泪下
糊纸制品应该是这世上最短命的艺术品,从搭骨架到完工,要耗费许多光阴和心血,但焚烧仅仅需要几分钟;有些高仿真度的作品,甚至能令逝者的后人睹物思人,潸然泪下。
纸扎工匠陈志辉对仿真的要求非常高,他说,每个成品必须达到和实物至少70%的相似度,否则就会捣碎,重新制作。
“过了自己的QC(质量管控),不达标的时候,你就要丢了。最基本一样东西是,我这个人又有一点怪癖,赚钱是另外一回事,我不希望我的客户拿到我的东西的时候有埋怨,在我的背后骂我。”
“坦白说,产品和垃圾是一线之差罢了,明白我讲的话吗?你做得好,做得够逼真,那就是产品。”
他接受《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访问时说,正因为成品过于逼真,有的客户会要求他制作逝者生前所爱之物,入行以来,就遇过4位客户在看到纸扎成品时,瞬间哭成泪人。
“看了那些产品之后睹物思人,在那边哭泣 我只是遇到4次啦。”
“坦白说,心里也有一点变态啦!他们在那边哭、在那边伤心,哎哟,很逼真啊!一看到那个东西就想到往生的人,所以我们就有一点莫名的爽,成就感。”
来源:马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