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玲
过去报章常有报道消费者投诉在餐厅、美食广场甚至路边摊等吃到价钱昂贵的食物,尤其是鱼类。
一户家庭到名胜地一间餐馆吃午餐,震惊费用将近2000令吉。事主点了一尾目鲈鱼,而且还询问有多大只,员工以手比划大小,他也满意点下这尾鱼,然而上菜时,他却看到一尾鱼盛在5个大碟子,分量可供30人享用。
事主猜测这一餐的费用一定很贵,预估价钱可能是700或800令吉,他还可以接受。他到柜台付钱时,却被告知这餐的费用是1800多令吉。
其实事主可以跟对方理论的,因为他在点菜之前有确认过鱼的大小,上菜后却货不对板,但基于在公众场所争执实在难看,事主最后只能自认倒霉,付钱了事。
之后,再有一位消费者到同一间餐馆用餐,也投诉吃贵鱼。她早被告知这家餐馆的收费不便宜,她预算自己跟丈夫、母亲及孩子吃这一餐,最贵也介于600至700令吉,谁知道付钱时,竟然是1600多令吉。这次,餐馆方面没有预先展示鱼的大小及重量。
据知,除了吃贵鱼,消费者也喝到昂贵的白开水。一壶白开水竟然要价5令吉。一尾鱼已经让餐馆赚很多,一壶白开水又何必收这么高价钱?把顾客吓走,还有谁会来光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餐馆烹煮之前有向消费者展示鱼的大小和重量,结果也跟没有被展示鱼的消费者一样吃到贵鱼。希望消费者吸取教训,今后无论到哪里用餐,先看清清楚、问清楚才点菜。可以的话,把双方问价钱的对话也录下,有拍下视频更好,避免付钱时争执且心痛。
最近,朋友丁君到一经济饭档打包。她拿了番薯叶炒豆酱和黄姜粉炒鸡肉。菜肴是放在白饭上一起打包,价钱是9令吉50仙。隔几天,她到平民区买饭,拿了跟前几天一样的菜肴,分量也一样,结果付钱时才4令吉50仙,相差太大了。难道说,店面的大小跟食物的价格是有关联的吗?如果真是如此,最终消费者一定选择到平民区买饭,反正两个地方距离不远,只相隔两条街。
每个人开店做生意都是要赚钱,但也不能太过分,要凭良心煮食和收费,让消费者满意,开心吃一顿饭。当老板的不只能赚钱,也能赢得顾客的心,让顾客再回头光顾。
总之,消费者到餐馆吃饭,点菜之前,尤其是比较有名的鱼类等,要特别看清楚价钱、重量,免得吃饱后,荷包减轻心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