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洪玉璇
董总主席陈大锦认为,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所提呈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教育部拨款位列榜首,显示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惟财案并未详列各源流学校所获拨款,亦未提及国民型中学、教会学校、华文独中和3所民办大学学院是否受惠,令人失望。
陈大锦周六(25日)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在这次财政预算案中,有提到3亿4000令吉作为兴建5所新学校的费用,但是却没有包括华校。“另外,还有23亿令吉的提升学校基础建设,也没有清楚列明有没有华校受惠。”
他也希望政府可以同等对待独中,以及国民型华文中小学。“如果可以,希望可以根据城乡规划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增建华校,例如新山。不然,这会令华社很失望。”
不过,他说,根据副教育部长林慧英有回应指,在2022年没有拿到拨款的华校,包括独中和国民型华文中小学,今年会优先处理和增加拨款给他们。
他认为,这是董总在今年2月9日交流会所反映的,能够获得林慧英的关注,深表欣慰。
他补充说,希望教育部过后可以列出受惠的学校名单,透明化处理所有的拨款。
要求政府详列拨款细节
董总周六发文告要求政府参照2019年和2020年财案,详列国小、华小、淡小、国民型中学、教会学校、全寄宿学校、玛拉初级理科学院、民办宗教学校、独中和民办大学学院(新纪元、南方和韩江传媒)等拨款细节。
董总指教育部为此次获得最多拨款的部门(552亿令吉),相较于国盟政府去年10月宣布的减少了4亿(556亿令吉),但仍比国阵政府在2022年增加了26亿(526亿令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比前朝公布的11亿减少至9亿令吉后,各源流学校是否公平享有水电费和排污费等行政开销拨款尚未可知。
针对财案公布兴建的7所新学校中,并没有包括华小和淡小,无疑令人失望。事实上,华小和淡小也是国家教育体系重要一环,无论拨款拨地、增建或迁建,政府有责任按人口与教育需求制度化处理,新财案应当纳入其中,承担建校所需经费和校地,确保早日建竣使用。
董总表示,首相安华的联合政府不应延续国阵和国盟政府的作风,面对各源流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拨款应秉持公平态度,在接下来的财案辩论阶段公开说明,如何透明化处理拨款,列出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建校计划等具体细节。
教育拨款比去年增26亿 李添霖:华校拨款也理应增加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主席准拿督李添霖则认为,今年的教育拨款552亿令吉,比去年的526亿令吉拨款,增加了26亿令吉,华校的拨款应该比往年增加才算合理,但是,有关宣布并没有清楚列出华校得到的拨款数额。
他说,政府增加新学校,用了超过4亿令吉,但是受惠的都是国中和国小,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的拨款,给予更公平地分配,让各源流学校都能在政府的拨款下受惠才对。
他表示,其实,目前也有华校正在进行重建发展,教育部应该要给予有关华校有关重建拨款,再加上百物高涨,政府应该增加有关拨款的数额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