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柔大臣署上班以后,与大臣除出席政策、招商、旅游及教育等的会议外,我也与大臣穿便服到巴刹、巴士站和组屋区,与当地居民、摊贩和民众交流和聆听现况。
我们了解到,在制定政策时,上情需要下达,下情也需要上达。这并非容易的事,加上政策落地是否和当初制定时的初衷一样,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身为州大臣华人事务官,我想我必须担起这个角色,除了从长远的方向去思考柔佛的前景,更需要在制定、审核、颁布、落实和验收成果时,发挥把关和加强的动作。
现任大臣不仅具备国际观,更是接地气的领袖。除以上的角色,接下来,我也将代表大臣展开全柔各县的走访,到不同的县属,拜访地方上的咖啡店、巴刹、神庙、地方组织甚至青年创业的空间,向各个层面的群众了解他们如今的需求及看法。此举显示当前的柔佛州需要前进的方向不是空谈。
经历疫情和政治的不稳定后,如今不管来自朝野都是时候扮演各自的角色,为地方选区的民众做出建设和发声。身为议员,不仅仅只是在政策上发声,更多时候需要身体力行为该选区需要帮助建设发展的空间,做出看得见的改变。不论朝野领袖都具备这个能力的话,那么未来竞选州议员的门槛也会提高,到时候人民投选的不再是政党选票,而是领袖选票。
因外地回乡投票的游子或投票者,不会理解当地发展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通过决定中央来投选政策,那么后果将会非常危险。毕竟当地的州议员需要时刻关心选区发生的大小事务,作为政治人物,也必须全心全意专注投入政治的发展工作,那么这个选区才会在5年,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面,有看得见的改变。
这个国家需要的政治领袖,不能够再以政党的喜欢程度来决定,而是需要根据表现和对于该区的政见贡献,来作为评估标准。就比如大臣成为州议员进而成为大臣,协助其选区和全柔人民,表现的好坏显而易见。因此,在职场上有选对人做对事,在政治上,也一样。
在我作为州务大臣华人事务官的这几年,我将会实际走访,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面子书专页:蔡建文,随时与我联系。虽然年仅29岁,但是我充满抱负和对政治憧憬,我们一起落实和实践。加油,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