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晚上受邀出席了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会《叶聪20》。主宾是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伉俪,音乐会当天也颁发了委任状给新上任的董事主席吴绍均先生。
这场音乐会可说是叶聪这20年来在新加坡华乐团当音乐总监的一个总结。所选的节目都非常经典:有Eric Watson作曲的《海——生命之源》,罗伟伦作曲、乐美勤和罗伟伦作词的《海上第一人——郑和》选段,还有刘湲作曲、王乙宴作词的《马可波罗与卡鲁汉公主》选段。
好的乐团、好的音乐、好的歌唱演员及好的指挥,促成了一场精彩无比的华乐演出。从这场演出中我们看到了华乐如何从简单的自娱式民间音乐,逐渐发展、演变成交响式的大型乐团。
Eric Watson作曲的《海——生命之源》,吹管的历音,层层迭迭的音响,像海浪般翻腾咆哮,澎湃汹涌,再加上打击乐器的推波助澜,衍生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从开始柔和的乐句逐渐推进到热情奔放带有印度音调的乐段结束,可说是一气呵成。这是我听过Eric Watson所作的最好的作品之一。
清唱剧《海上第一人——郑和》由罗伟伦和乐美勤写词、罗伟伦作曲,是2005年艺术节委约制作的节目之一,这次只演奏开始的3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海葬”是描写郑和63岁在海上逝世,因他是云南回族人,也是虔诚的穆斯林,众人以回教仪式为他海葬。这乐章也是郑和一生的概述和写照,既是挽歌也是赞歌。接下来的两个乐章“海魂”和“海路”作曲者也充分发挥了乐队和人声的力量,为听从带来了听觉上无比的震撼和享受。
华乐交响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是刘湲受滨海艺术中心委托所写的是一首具有歌剧性质,且带有南洋风味的作品。此次只演奏了第1、第6及第7乐章。“盛朝大典”突出了元朝忽必烈大帝举行的祭天大典,场面庄严,音响辉煌。“东方伊甸园”指的是海路经过的新加坡,曲中也引用了一首本地马来民谣;“地久天长”写的是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之间刻骨铭心,却又无法达成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歌声和繁复丰沛的乐声震撼了音乐厅中所有的听众。
两位独唱者是女高音李彤及男高音庄杰,叶聪是选对人了。查一下他们的老师:李彤是新加坡最好的男高音林燮毅(已故)的学生。林燮毅不止唱西洋艺术歌曲在行,华文歌也是唱得很棒!庄杰是中国著名声乐家戴玉强的学生。他不只能唱西洋歌剧,唱华文歌曲更是字正腔圆,这是一些留学西方的歌唱家所无法企及的。第一次听李彤,就感觉她的潜力无限,庄杰更是林燮毅之后一位优秀的男高音:音色、音量和感觉都有了,正是唱这两部作品的最佳歌手。
整场音乐会选了与海有关的三首曲,反映出新加坡这个海岛与水之间的密不可分。三首乐曲气势磅礴,各声部在叶聪的指挥棒下充分发挥出他们最佳的音色特质和音响效果。虽然没有西乐的和谐平衡,但却展现出一种明亮、具有光辉而宏大的特色:各声部层次分明,弦乐有丝质感,吹管虽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却是我听过的乐团中,相对音高比较准确与和谐的群体。弹拨乐在弦乐的“包围”下,焕发出那种西乐所没有的特有的声音。加上敲击乐,四个声部时而一体,时而互相切换,形成一种与西乐不尽相同的声音的交响。
由张伟伦所指导的SYC Ensemble Singers合唱团的人数少了一点,但唱员都具有一定的演唱水平,由于会场的音响调得好,所以整体听来还相当平衡。两位独唱演员除了开始的时候稍有点不稳定以外,很快就进入佳境,越唱越好。担任朗诵的刘俊葳表现也不俗。在乐团演奏时,放映机相应映出一些影像,例如月亮、海水与浪涛等,这的确有助于帮助听众进入乐曲和歌曲中所描绘的境界。我想,假如在朗诵及歌唱时能放出字幕就更好了。虽然音乐会的特刊上有这些资料,但在阴暗的听众席上是看不清楚的。
这场音乐会标志着华乐发展的另一个阶段,也标志着叶聪这年来担任音乐总监,对建立一个人民的乐团的坚持和对音乐不懈的追求,以及所有团员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的丰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