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槟州爆发的非洲猪瘟一发不可收拾,已蔓延至州级灾难,成为槟州政府开年的棘手挑战。这次爆发的猪瘟疫情,除了敲响了农业安全议题的警钟外,更反映出当局需加紧推动养猪业转型的必要。
槟州猪瘟疫情源头,是爆发自威南的一家无牌养猪场。疫情急速蔓延,如今共有7家养猪场沦陷,发现非洲猪瘟(ASF)阳性病例。因此,当局须分阶段销毁这些养猪场的2万5000头猪。
无论如何,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了不会感染人类,也不会感染除了猪之外的其他动物,亦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只不过,若不及时通过毁猪行动,将对养猪业带来更大破坏,导致更大数量的猪只染疫病死。疫情扩散除了对猪农造成损失外,也影响猪肉市场的供应链,这将导致猪肉价格会因产量供不应求下走高。
虽然我国的穆斯林人口居多,但猪肉亦是非穆斯林族群尤其是华裔主要的食材。猪肉供应问题除了影响价格,亦可能会衍生出黑市猪肉的情况,这会带来食物安全隐忧,对消费者的健康亦有一定影响。
若谈及猪瘟课题,就无可避免扯到养猪场转型。然而,往往养猪场课题常被有心人塑造成“敏感课题”,借着环境议题制造关闭养猪场的声浪。实际上,养猪业是充满商机的产业活动,但由于我国是伊斯兰国家,而常让别有居心者见隙插针,借机炒作为宗教敏感课题。
撇开有心人蓄意炒作,养猪场最为诟病的猪粪污染水源问题是不争事实。一些违反条规作业、农村作业模式的养猪场,所排出的污水不只影响溪流、河流,甚至还污染海域与周边环境,影响到附近居民和公众。
其实,槟州政府在过去几年,已针对养猪场转型展开整顿行动,要求业者提升养猪场的环境设施,以符合现代化养殖的标准。槟州兽医局在去年,共对54家养猪场,发出清空、停止运作及关闭农场的通知单,以确保业者遵守2016年槟州养猪法令。
槟州政府曾揭露,许多养猪业者不注重营业条件,而槟州消费人协会曾多次公布所进行的调查,发现一些养猪业者没遵守已定下的规格和条件作业,有不少猪农被发现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和污水到溪流。
随着爆发这次的非洲猪瘟事件,再次显示养猪场须转型的必要性。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不只顾及环保要求,也可提升猪只的安全性减少染疫风险,从整体而言,业者想要从养殖中获利,顺应趋势转型改变是在所难免的。
尤其在时代改变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已提升,农村养猪的模式跟不上时代环保需求是不争事实,反之科学化的现代养殖方式,如强调零排放、猪粪再利用、定期进行消毒程序等现代养殖模式,将是确保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