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治疗师林佐霖擅长于人体工学与干针疗法。
近年来,平衡障碍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事实上,前庭功能障碍普遍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和老年人以及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并且导致他们跌倒的次数越来越多。
物理治疗师林佐霖表示:“姿势、稳定性和活动性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基础,并且彼此高度连接和依赖。当它们同时运作时,就会产生良好的制衡系统,从而实现高效的动作。”
我们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四大器官来接收信号:
- 眼睛
- 内耳
- 肌肉
- 关节
这些信号被称为视觉、前庭和本体感受输入。当这些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您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旋转或昏厥等症状。
当人们患上了前庭功能障碍,大多数的患者都会选择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其实,通过适当的物理治疗,前庭功能障碍康复可以在一到两次以内,就可以有效改善失衡以及头晕问题,并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常见的前庭功能障碍包括有:
- 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内耳感染(Vestibular Neuritis)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
-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 前庭眼反射(VOR)功能障碍
通过以下几项物理治疗有效帮助前庭功能障碍患者:
1. 肌肉和关节
颈部和头部区域的神经、肌肉和关节异常可能会将症状从颈部传递到头部,反之亦然。如果颈部受压时会出现颈部僵硬、视力模糊或眼后疼痛等症状,肌肉骨骼关节运动就可以改善这方面的受压情况,减少上颈椎的神经挤压和肌肉痉挛。这促进了正常的颈部运动,而不会阻碍血液流动和神经通路。
2. 前庭康复治疗
在解决头颈部症状后,前庭康复治疗可以通过代偿方法引导大脑恢复平衡和控制姿势。当我们的前庭系统出现不平衡或损坏时,我们的身体必须学习应对策略,依靠其他替代信号来恢复姿势的稳定性。前庭康复治疗的类型包括:
Canalith 重新定位:将自由漂浮的钙颗粒从内耳返回到椭圆囊。
凝视稳定:通过与头部旋转方向相反的眼球运动来纠正不稳定的眼睛,以减少视网膜滑动,并提高视力。
平衡训练:加强肌肉以提高稳定性和信心
适应:让患者通过重复的视觉、头部和身体运动来克服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