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洪玉璇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师资短缺,马来西亚教育服务委员会(SPP)积极招聘DG41等级的师资,而且还特别开宽申请条件,年龄限制从原本的30岁,提高至35岁。
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表示,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打击,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一些就业者转换跑道求生,也鼓励大学毕业的华裔子弟申请进入杏坛,不用一毕业就面临失业。
她补充,这次政府开放给18岁至35岁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在政府和私立大学就读教育系的最后一年大学生,申请成为教育服务领域的公务员,条件是申请者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马来文必须考获C等。
她也说,合格的申请者,除了可以有至少3000令吉的收入,包括固定房屋津贴300令吉、固定公务员津贴300令吉、生活辅助津贴300令吉,另外还可以享有固定的假期 。
根据教育服务委员会网站,非教育系本科生,起薪2188令吉;至于教育系学士,或者持有Diploma教育文凭的非教育系学士,起薪2391令吉94仙;拥有Diploma教育文凭的大学硕士,起薪2902令吉98仙;拥有Diploma教育文凭的大学博士,起薪3209令吉60仙。
这次开放申请的科目或项目有46项,包括辅导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儿童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不属于教育系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会被安排培训。只有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华文考获优等者,将会安置在华小执教。
这项申请从7月12日至21日开放申请。由于较早前,申请条件没有清楚列明限制年龄,很多40岁的就业者纷纷询问。因此,当局重新发布,限制年龄从以往的30岁,提高到35岁。这放宽制度,也让去年错失机会者,可以在今年提出申请。
申请详情可以到 https://www.spp.gov.my/hebahan.html 或 https://pismp.moe.gov.my/myUMUM 查询。
科目选项栏目受限 李添霖冀政府检讨
槟威董联会主席兼董总副主席准拿督李添霖表示,华校长期以来,面临华裔师资短缺的问题;而教育部的解答是,申请做老师的华裔太少,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他说,经过了解后才发现,之所以有这么少华裔当老师,原来是因为申请表格上的选择栏目受限所致。
他解释,一般华裔申请者,在选择执教的科目时,都会优先填写华文或数学。但是,当这些科目的申请额满后,他们就白白失去有关做老师的资格。
他补充说,如果华文或数学的师资额满,申请者也有能力教其他科目,表格上应该要让他们清楚填写更多的选择,根据第一、第二、第三选择顺序列下,而不是因为选项栏目受到限制,或某某科目的师资额满,就将他们拒于门外。
他希望政府可以检讨这一点,毕竟这些都是有心要来当老师的申请者,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华校长期面对的华裔师资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希望在这次的放宽制度下,可以吸纳真正有心要教育孩子的人才,这样才能培训出良好的下一代,而不是因为疫情,单单为了要找一份工作。他相信,政府所注明的1至3年的试用期(tempoh percubaan),可以好好把关,确保一些不是教育系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可以训练成合格的老师。

罗月清:放宽政策双赢 解决经济问题师资短缺
槟城华校教师会主席准拿督罗月清校长受访时表示,以往政府面对师资严重短缺的时候,都会实施特别放宽政策,招聘大量的老师。
她说,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就一心想朝着自己修读的领域发展,一做就是五六年。过后,如果他们觉得不适合,或者现在面对疫情影响要转行,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她说,政府的这项放宽政策,可以说是一项达致双赢的方案,即一来可以解决人民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二来可以解决教育界的师资短缺问题。
她呼吁更多有兴趣从事教育工作的华裔子弟申请,不用担心教学的问题。她说,即使不是教育系毕业的老师,政府经过面试和成功录取后,还是会为他们提供培训,很多教育组织也会不时提供网上、海外讲师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