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SI民调研究中心一项以“假新闻”为主题调查显示,48%受访者在收到假新闻时“有时”会误信;31%受访者则“很少”误信假新闻;另外有14%坦言自己“经常”误信假新闻;仅6%受访者“从不”掉入假新闻陷阱。
共有1116名大马人(52.3%女性;47.7%男性)参与了这项民调。
调查指出,我国民众收到假新闻的平台如下(可选多个选项):
平台 | 巴仙率% |
社交媒体 (如:脸书、Instagram) | 79.7% |
通讯应用程序(如:WhatsApp) | 67.0% |
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 | 43.5% |
主流媒体来源 (如:电视、报章) | 23.1% |
其他 | 8.1% |
询及过去一年如何应对假新闻?结果如下(可选多个选项):
- Advertisement -
如何应对假新闻? | 巴仙率% |
不分享任何新闻 | 37.8% |
对来自应用程序的信息降低信任(如:WhatsApp) | 37.5% |
对媒体降低信任 | 36.3% |
善用假新闻核查网站(如:Sebenarnya.my) | 34.6% |
减少互联网使用率 | 21.8% |
有67.4%受访民众表示自己知道宪报颁布了一条(3月12日生效)打击与2019年新冠毒病和紧急状态有关虚假消息的法令,而32.6%则“不知道”;并有高达80.2%受访者同意该法令打击假新闻传播的必要性,19.8%则持相反意见。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接触过假新闻,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通讯应用程序上。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有62%(经常14%;有时48%)受访者在看到假新闻的第一刻相信所看到的。
- Advertisement -
然而,受访者应对假新闻的调查则显示,民众对打击假新闻的意识仍然很低。相较之下,受访者对通讯应用程序所传播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却对新闻核查网站(如:Sebenarnya.my)的使用效率较低。
“在数码化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大量信息,有些信息可能局部或完全不真实。我们渴求资讯流通自由,而不是法律和政策下的资讯封锁,因此网络用户的智慧,和对所接收信息进行核查,是保护我们免受假资讯侵害的更好方法。”
此民调的抽样误差为±3%。欢迎登录 www.ucsipoll.org.my/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查询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