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慧贞
摄影/陈友晋、
受访者提供
不忘民族根源,总有一群人在努力,把华夏文化延续,他们用着不同的方式,只为让自家文化再潮起来!穿起汉服,把这积累千年的礼仪带在身上,精细的绣工、修身的剪裁、清雅的设计,放到今天,仍是种流行。
同袍 – 穿起汉服来奋战
正努力复兴民族文化的华夏子弟们,都互称为同袍,而这个称谓背后,夹带着历史中一段亢奋人心的故事。
《诗经·秦风》里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当时秦国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以这首诗歌提高士兵的气势,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是共同抗战的战友。发起复兴运动的前辈们发现,这首诗放到现在,与我们的状况格外契合—‘谁说你孤单的穿着汉服?我们和你一样,也穿着它。’”马来西亚汉服运动会长江志发解释道。
于是,“同袍”二字就成了汉服复兴者们对彼此的称谓,每每称呼起来,都士气高昂。
汉服,定型于周朝,涵盖各个朝代的礼仪、文化、美感。它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爱美之心,正如志发所说,华人的祖先都因爱美而发挥创意,设计不可能一成不变,不过基本的格式却是一脉相承。
当我们把汉服穿起,正是把五千年来的文化美穿在身上。
汉服复兴运动的目的,终归是在于华夏文化的复兴。让一切传统和礼仪回归日常,使汉服回归原本的地位,一直都是马来西亚汉服运动不断努力的方向。同袍们身穿汉服相见、拱手、行礼,一同度过每个传统节日。
华夏生活营是他们为最重视的活动。在第五届的生活营上,他们首次举办了成人礼,志发坦言那次是个挑战,也是个实验。根据传统,成人礼是象征着少男少女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意义重大。 到了第六届,他们终于办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马来西亚华人集体成人礼,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年龄,完成了这个仪式。
出生时取名,成年时表字。成人礼进行完毕后,便是要起“字”了。“字”,是指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同龄人或熟人间相称,都会称呼对方的“字”。
“我们在正统记录上用‘名’,社交称呼时用‘字’。在古时候,都是由师长替孩子起表字,不过在这个时代,长辈们可能对这块不了解,所以没办法给出好的建议,那就可以自己取。可以取和本名有关系的,也可以取互补的。”
马来西亚汉服运动也不错过任何一个时节,同袍们穿上汉服一同在中秋节拜月,参与乡射礼,参与重阳节等,以行动一步步复兴华夏文化。
“当一百个人穿上汉服,只有一人没穿,那一个人就变成了另类,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只不过疫情袭来,如今活动都转线上,实在是一大挑战,希望疫情赶快过去,人们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汉文阁— 留住文化的美
槟岛海乾路潮人居里头,在汉文阁这个空间里,古时候的场景重现了。少男少女们身穿翩翩汉服,戴着精美的头饰,闻香、赏花、谈天。在过去的春分时节,还举行了竖蛋仪式,观赏春牛图,看一年的运程。
创办人之一李金豪说,汉文阁,意指汉服文化阁,汉服是外在美,而文化则是内在美。藉汉服之名义,汉文阁将逐渐涉猎中华文化的每个部分,包括六艺:礼、乐、射御、书,以及花道、茶道、香道,当然还有琴棋书画等。
惜花,也是重要的文化素养之一。汉文阁也与Earthlings合作,让众人通过对有机肥料的认识,从而更懂得爱花惜花。“我们的目标是策划类似日本盆舞节的活动,让汉服能拥有更大的平台,盼在疫情好转后能实现。”
“中华文化有二十四节令,每逢节庆汉文阁都会有小型活动让大家参与,同袍们见面时,都会介绍自己来自哪个朝代,从头到脚都展示着民族服饰的特色。”
这儿不仅仅摆设汉服及汉元素服装,更有妆容师、摄影团队驻守,为顾客提供摄影服务,再送上一卷肖像作纪念。
叶语轩
28岁
身穿宋褙
在汉文阁,语轩就是为大家上妆的妆容师,化出与汉服气质一致的妆容,搭上漂亮的发型和发饰。
“一开始,我学化妆和发簪制作都只是兴趣,但在喜欢上汉服后,便开始去研究这一块。我家中收集了许多套汉服,尤其喜欢宋制的设计。现在我开始买男装汉服,是为了学习男生的发饰制作,不过穿在身上也很不错呢!”
陈云汐
23岁
身穿明制圆领
云汐热爱制作手工发簪、首饰、耳饰,她也时常把作品带到汉文阁和大家分享,也曾把亲手制作的这些首饰送给同袍们。
“我是在三、四年前接触到汉服。我本身很爱看古装戏,以前我都以为戏里头穿的就是汉服,后来才发现那只是影楼/戏服。上网查询后资料,慢慢了解汉服,我当时还买了件汉元素的“齐胸”,后来也买了明制的秋冬装。如今,我爱上制作与汉服相衬的首饰,时常买材料来研究制作,也希望能发展成副业,毕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养活自己,是件成就感极高的事。”
陈淑音
29岁
身穿唐制齐腰
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叔音,也是华乐团的一份子,学习琵琶和二胡。她是在刷抖音时迷恋上汉服,缘分奇妙。
“我喜欢汉服,因为汉服能让人看到中国的历史,看到每个朝代不一样的特色。我还穿过汉服去上班,若有人问我为什么穿汉服,我会回答,这是历史,是祖先留下的,我们不可能把它遗忘掉,如果穿旗袍没问题,那为什么穿汉服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