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首设港澳专章以来,其后的三个五年规划都延续了这个做法,而在三月份通过的“十四五”规划中的《港澳专章》,除了巩固以往对香港的定位之外,又进一步赋予香港重要的国际枢纽角色,当中就包括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
正如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承诺,政府将锐意发展文化和体育,提升香港成为令人向往的国际大都会。博物馆及艺术馆一旦落成之后,市民及游客都有机会在香港轻易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珍品,有助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味及形象。
从西九文化区内展现当代视觉艺术文化的M+和呈献中国艺术文化珍品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可见特区政府对推动文化发展的确有很大的决心。政府在硬件方面的支援可谓不惜工本,定能为文化艺术品提供一流的展览场地,但笔者认为,软件配套亦不容忽视,尤其若能与商业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文化艺术在港发展。
需要重视文艺产业
一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零关税、无出入口限制、法律制度完善、物流便捷、货币自由兑换、服务业高度发达等优势,发展成文艺作品交易中心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而一旦与商业挂钩,大众对文化作品、艺术品的兴趣则会增加,从而增进认识,了解背后的文化底蕴,提升全民的文化艺术修养。
二来,众多商业化的文艺活动,例如展览、拍卖等,将会为很多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从业者等提供绝佳的交流平台,为香港汇聚一众文艺人才,从而提升香港的整体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艺术品鉴赏、文物修复、文化历史教学等高增值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来,希望一个行业蓬勃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新血为其注入活力。目前香港的青年人经常抱怨机会不足、出路有限。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香港将会需要大量文化艺术从业专才,从事高增值的文化行业。文化艺术并非一定是“高岭之花”,文艺从业者亦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无论是从事创作的作家、画家、设计师、摄影师,或是从事产业支援专业服务的鉴证师、策展人等,若能在文艺产业中切实看见自己的创作有市场、收益可观,才能更全心投入文化艺术创作,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行业,推动本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从旅游业著手发展
以邻近的深圳为例,深圳的文化产业最早便是由旅游业开始,在90年代中就提出“文化旅游城市”口号,成功培育出一批集文化、娱乐、科技于一体的主题公园项目。今天“锦绣中华”、“民族文化村”、“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等主题公司,已经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香港的文化艺术水平其实并不低,但缺少日常生活中市民、游客频繁接触到的“平民化”品牌,颇有曲高和寡之感。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在未来需要重新思考作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以应对未来重新恢复的国内及国际游客。以往,不少人来港旅游都是单纯为了购物,此类消费者黏性不强,较易流失,亦导致本港旅游、零售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社会运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特区政府和业界应该充分发掘社区内的潜力,配合市区重建策略,将香港特色的电脑节、书展、动漫展乃至其他展览与本地特色建筑(如古物、古迹等)相结合,将商贸文化品牌不断发扬光大的同时,推动地区性、民众性、消费性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