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佛教慈济基金会台湾本会55周年以及马来西亚分会28周年纪念,慈济拍摄队伍来到《光华日报》总社进行录影工作,本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署理总经理林星发,以及总编辑林松荣也献上祝福语,期望慈济能越来越好,继续协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李兴前(右三)赠送牌匾予骆荣伟(左四),由陈国雄(左起)、刘邦宁、王国山、林星发及林松荣陪同。
本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表示,慈济以慈善为目标与光华日报办报理念相同,因此本报与慈济多次展开合作,继续发扬大爱精神。

“如今看到有很多人及很多地方都需要帮忙,因此,期望慈济能越办越好,以散播人间有爱的精神。”
“大家都说,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一定有华人,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海水地方,就有慈济人。”
他表示,无论是天涯海角,只要一方有难,都可以看到慈济人,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无怨无悔展开帮助与慈善工作,不分昼夜,是一种伟大的人道精神。”
骆荣伟:与曾合作商家民团探讨 冀集合社会力量做得更好

慈济志工拿督骆荣伟律师指出,慈济在台湾本会已有55年,而在我国扎根已有28年,为了借助社会力量能够帮助更多人,今次走访曾与慈济合作的组织、商家,以及与民间团体,借此做一个采访与录制工作,也听听看慈济与这些组织团体,在未来要如何发展走下去,以造福更多人民。
“尤其现在这个疫情当下,我们收到很多个案请求,而且越来越多,因此,单靠慈济一个做不来,所以我们希望集合大家力量,以做得更好。”
他举例,最近的一些援助计划,包括电脑援助教育工作,在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有很多人申请电脑器材,以供网上教学与居家学习。
他说,如今在开斋节过后,学校再次进行两个星期网课,相信此情况持续下去,申请电脑器材个案也会不断增加。
“我们也有走入社区,帮助一些打抢埔居民粉刷屋子,协助单亲家庭提供补习与安亲班等。”
他也感激本报一直以来积极配合慈济的活动,也帮助他们宣导工作,希望透过社会借助力量,和大家一起配合,以帮助更多人,毕竟一人能力有限,团结就是力量。

感恩慈济付出 本报赠予慈济书法画
本报署理总经理林星发表示,今次由本报吉中区办事处经理刘邦宁也撰写一幅“慈悲喜舍,慈贫为怀”篆字书法画,以赠送予慈济,以示感恩慈济一路来为大众社会的付出,也祝福慈济能越做越好。

此外,总编辑林松荣也献上祝福说,因为有慈济世界更美好,不但跨越了种族,也跨越了国家等所有一切界限。“无论哪里有发生灾难,慈济一定出来挺身出来帮忙,这是全世界的人都会看到,慈济默默耕耘付出,造福社会传播大爱精神。”
出席者包括慈济志工拿督斯里王国山及业务发展暨广告行政部经理陈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