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联盟执政一周年,董总细数国盟政府教育施政问题,冀政府提出新愿景来说服人民。
配合国盟执政一周年,董总周一发布对于国盟政府过去一年的教育施政报告,点出国盟政府的3大国家教育政策问题和6大华文教育政策缺失,并提出教育政策改革与关注疫情失落世代的建议。
董总指出,由于过去的一年,国盟政府疲于应付新冠疫情,因此未见擘划出以人民福祉为重的宏图愿景。
它说,国盟政府领导下的教育部,出现3大教育政策问题,包括疫情加剧数码鸿沟、决策反复欠周详以及停止推动希望联盟任内的教育改革方针。
“新冠疫情打乱常规与秩序,疫情期间各级学校改为远距离教学,采取线上授课,却曝露我国的数码鸿沟。”
“城乡之间的网络覆盖率不均、宽频速度滞后,数码落差问题严重。此外,政府去年4月推出的教育电视频道也有待加强。”
董总也点出,教育部的部分决策相当粗燥,政策反反复复,有欠周延。
“这包括二度展延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大马技职文凭(SVM)和大马高等宗教文凭(STAM)的考期。”
“今年二度修改学校开课日期,也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难以适从。”
它认为,教育部在做出任何决策时,应广泛纳入社会各界与利益攸关者的意见,以提升政策的接受度。
“教育部在制定出开课指南后,也应下放权力,让各校根据规定与当地疫情,弹性调整开课日期与上课方式。”
董总表示,国盟政府的第3大国家教育政策问题,乃停止推动希望联盟任内的教育改革方针,包括无国籍学童的入学手续、对公民教育的重视、着手废除大专法令及零拒收与零辍学政策。
它认为,政府与企业应该分别推出经济纾困方案、居家学习宽频支援计划等方案,并建议政府将宽频网络的关键设施归为国有,促进电讯业者的公平竞争,否则类似沙巴大学生爬树应考的现象,将继续出现。
学校拨款仍存差异
华小拨款不公平、独中无拨款、华小师资续短缺、继续爪夷字教学、承认统考停滞及16所国民型中学拨款遭排除,董总点出国盟政府对于华教6大缺失。
董总指出,尽管国盟政府采取一视同仁态度,给予华小5000万令吉拨款,但政府学校与政府资助学校所获得的拨款,仍存在差异。
“此外,《2021年财政预算案》中,并没有华文独中和3所民办高等学府的拨款,令华社大失所望。”
“教育部的师资统计与临时教师数据不符,因此教育部在师资统计数据、培训、面试和调派、临教聘请等方面,需彻底检讨和改进。”
它也遗憾,国盟政府维持希盟政府的华淡小五年级的马来文科,继续推行爪夷字介绍单元决定。
针对政府承认统考,董总认为,国阵和希盟在第14届全国大选,都将承认统考纳入竞选承诺,因此国盟政府应该在2018年朝野共识基础上,重新启动商讨承认统考事宜。
另一方面,董总也不满,教育部以校地已转让政府为由,将其中9所国民型华文中学归类为全津贴学校,并以分校或二校等原因,把另外7所归类为国中,导致这16所学校陷入无法获得教育部拨款的窘境。
“教育部应该一视同仁对待所有81所国民型中学,不应计较地契拥有者或其分校身份等问题,而对上述16所国民型中学采取差别待遇。”
提2建议冀改善教育走向
董总在细数国盟政府的教育政策问题和华教缺失后,也提出2大建议冀改善国家教育走向。
董总指出,面对新冠疫情,又遭遇政权更迭,我国的教育政策改革步伐犹如停摆。
它认为,教育乃立国之本,教改为强国之钥,因此不容延宕,建议教育部在拟定教育政策,须纳入公民社会与民间的声音。
“教育部再次拆分为两大部门各有利弊。高教政策乃基础教育之延续,两者相辅相成,其协调与衔接甚为重要。”
董总也点出,新冠疫情扩大了贫富阶层在教育上的差异,导致富者可享受完善的网上教学,贫苦学生却因缺乏设备所困。
“这导致学生学习权利遭剥夺学校提供的免费餐点津贴也无法享有。”
“依据教科文组织报告,学校解封后,全球仍逾三千万学童或因经济因素无法返校而辍学,马来西亚势必无法独善其身。”
董总也提及,学校关闭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尤其是小学第一阶段的“读、说、写”基本技能的掌握。
“长期关校也阻碍学生之间的社交与互动,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形塑。”
董总认为,防范新冠疫情固然重要,然而教育也是重要之事,两者必须取得平衡。
它建议教育部,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结合各界力量,借以协助与解决疫情之下“失落世代”的各类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