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0年,属于布秧谷文明在最南部文物的卓坤石碑遭破坏。
《当今大马》报导,卓坤石碑遭荒废闲置在槟城大山脚直落卓坤(Cerok To’kun)圣安纳教堂附近。这些石碑由于教堂与国家文化遗产局(Jabatan Warisan Negara)没有管理,遭到涂鸦,詹姆斯的字迹也遭到涂鸦覆盖。
这些石碑相信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巨石碑(megalit),早在公元5世纪便已存在。最早是由一名英国军人上校詹姆斯(James Low)于1845年所发现,詹姆斯在石碑上留下笔迹。
国家文化遗产局于2006年建造亭子,以遮蔽这块石碑,然而亭子没有妥善维修,以致屋顶已严重破损。
《布秧谷:古代吉打之美》(Bujang Valley: the Wonder that was Ancient Kedah)作者那达拉占(V Nadarajan)表示,卓坤石碑是布秧谷最南部的古文明的文物。
“詹姆斯是威省(Wellesley)的统领,他对马来半岛的历史,例如文化和当地社会习俗感兴趣。1840年代,他开始进入吉打森林中,寻找历史遗址。1845年,他在威北首次找到石碑和一座废弃的佛寺。”
“这块以帕拉瓦格兰瑟姆(Pallava Grantham)的梵文书写的石碑,之后被称作佛陀笈多(Buddhagupta)石碑。这块石碑如今存于吉打马莫(Merbok)的布秧谷考古博物馆。”
“随后,同年詹姆斯在大山脚找到一块高达9尺的石碑。”
“英殖民时期的考古学家证实,这些是公元5世纪的石碑,因为其上的文字是用帕拉瓦格兰瑟姆的梵文来书写。”
报导称,那达拉占也是一名律师,他对地方文史有浓厚兴趣。他表示,石碑上诉说的是一位称作Ramaunibha王的事迹。
“文字写着的是:我见证Ramaunibha王的敌人及坏人们将经常被折磨。”
“他可能是当时古吉打王国(Kadaram)或吉打的王。”
呼吁遗产局应采取行动
那达拉占呼吁,国家文化遗产局应采取行动,修复石碑。
“1973年,博物馆局建立了亭子,以照顾这个历史文物。2006年,国家文化遗产局委员祖丽娜(Zurina Majid)翻新亭子,并在《2005年国家遗产法令》下宪报此地。”
“然而,它还是严重毁坏,遭故意泼漆、情侣到石碑上写下他们的名字,导致布秧谷最历史悠久的考古地址严重损毁和失修。”
“他们需要设立高栅栏,不允许人们进入,但旅客还能从外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