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日暴雨下,三峡大坝水位超出防洪警戒线,引发长江沿岸6亿人恐面临大坝溃堤危机的忧虑,而在实际上,中国三峡大坝的工程质量及防洪能力近年受到质疑,去年曾有卫星图片显示大坝疑变形;亦有已故水利专家早就提出,三峡大坝将现灾难性后果。
中国多地暴雨不断引致洪涝,据中国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公布,截至本月15日,这一波洪涝已造成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52万1000人次受灾,疏散撤离将近50万人次,造成逾7300多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206亿7000万元(约124亿6800万令吉)人民币。
国务委员、国家防总总指挥王勇周二出席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时表示,当前长江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处于关键阶段,因此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调节作用,全力做好超标准洪水防御工作。
至于三峡大坝近日正面临长江中上游、下游同时暴雨的极端气候状态,近日更再传出大坝变形。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内地网上便流传一张卫星图片,当中显示三峡大坝坝体有明显扭曲,与此前对比明显。
不过三峡集团随后回应,表示涉事Google卫星图并非由卫星直接拍摄而成,而是经过一系列算法处理形成,惟由于Google地图和中国地图的某些算法不同,造成一些场景出现偏差;三峡枢纽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表明,各建筑均正常运作。
多间内地传媒后来亦引述专家指,三峡大坝有约3厘米水平移位,不过只是“弹性变形”,属正常建筑现象。
然而,旅居德国的中国水利专家王维洛日前接受境外媒体访问时,质疑三峡大坝工程根本没有政府所指的防洪能力,并提到当局兴建大坝时实际上真正目的是发电,惟当初许多科学家因忧虑防洪机制的可行性,拒绝在其可行性报告上签字。
另一名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更是在生前提出三峡大坝将会出现12种灾难性后果,包括长江下游干堤崩岸;阻碍航运;移民问题;积淤问题;水质恶化;发电量不足;气候异常;地震频发;血吸虫病蔓延;生态恶化;上游水患严重。这11项已在这些年来全部应验。而最后一项,他认为三峡大坝最终会被迫炸掉。
三峡工程防洪经济效益
5年达465亿令吉
三峡大坝水位超出防洪警戒线之际,工程本身的效益亦再度引发外界关注。据了解,三峡工程有防洪、发电、水资源调度和航运4大效益,尤以防洪为核心。
据官媒报道,初步估算仅2008年至2012年,三峡工程累计防洪经济效益便高达770亿元人民币(约465亿令吉)。
防洪方面,三峡工程的建成代表着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基本形成,2003年至2017年,三峡水库累计实施拦洪运用44次。
同时自2003年投运以来,三峡船闸持续运行,货运量在2017年达1.3亿吨,是三峡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7.2倍。
而三峡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电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并占到了全国发电量的3%左右。
补水效益方面,2003年至2017年汛前,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1780天,补水总量2205亿立方米。
不过工程亦惹来大量影响和争议,其中作为工程最大的难点,移民的安置经费在工程总投资中占到了45%。
工程开工前,当局曾称工程将共迁移140万名湖北和重庆居民;然而2007年时又曾承认,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大坝附近地区,仍将有400万居民在未来10至15年移居别处。
另一方面,工程亦导致大量古迹遭淹没,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峡库区,从重庆涪陵至湖北宜昌狭长的淹没区内,共发现文物点1208处,包括地面文物441处。
三峡大坝兴建受质疑
增加库区附近地震频率
三峡大坝因上游连日暴雨,水位日前已超出防洪警戒线,引起外界关注,担心大坝溃堤将令数以亿计百姓受灾。据了解,三峡工程之初,大坝的兴建便备受质疑。
有人认为水库库容极大,必然会增加库区附近的地震频率;但也有人指出三峡工程的主要建筑物都有防震设计,所以在没有一定强度的地震情况下,不会对坝体造成影响。
据悉,三峡大坝蓄水容量为10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坝底压力巨大,导致地下水位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对周围的地形影响巨大;三斗坪的上游地区,地质主要为碳酸盐岩,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但最高震级不会超过黎克特制6.0级,而三峡的主要建筑物都可以抵御黎克特制7.0级地震。
曾有报道指出,自2003年蓄水以来,重庆市奉节县已录得14次地震,其中最大规模为黎克特制2.9级,这些地震都有着震源浅、破坏性大的特点;而重庆山下库区近一半的地区都有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现象。
战争时期成重要目标
被毁后杀伤破坏力强于小核弹
此外,在历史上,战争时代水库和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重要目标,其中二战、韩战、越南都有轰炸大小水库、水坝的事情发生,大坝被毁后农田淹没、下游交通线切断,人命伤亡,成果远超轰炸机上万次轰炸,实际杀伤和破坏甚至超过中小型核弹。
而日战时期,中国曾掘开黄河花园口,引大水灌河南东部,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追击。
乐观者认为,战争轰炸这种大型民用水利设施,牺牲数亿人生命,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在现代战争中不会出现;而恐怖组织所使用的手段,则难以对大坝造成损毁,即使是较薄弱的船闸,都由五级船闸,而且建于与大坝并不相连的坛子岭,因此也不会引起溃坝。
有专家分析指,三峡大坝位于中国版图的腹地位置,距离边境海岸1000公里以上,如果有国家试图用飞机带炸药攻击,将在海岸线附件便被拦截。而即使是隐形轰炸机,从边境飞到三峡也需要1个多小时,解放军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若以远程巡航导弹袭击三峡大坝,由于导弹速度较慢,解放军的地面防空部队和战斗机部队也有时间应对。
据了解,解放军在三峡周围已经布下红旗9、红16、红旗7三种型号的导弹,构成高、中、低三层防空网,同时周围的机场亦部署了歼10、歼11等战机,作为三峡大坝的机动性防御力量。
而当年进行三峡论证期间,有人提出大坝受到核武器攻击后的安全性的争论,然而该争论的结论则为“受到核武器的攻击应该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而不属于大坝安全设计要考的问题”;但事后也有人指出,三峡的坝体采用了坚固程度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并采用分段浇筑施工,即使坝体被炸开,也不会造成全线的溃坝,具备一定程度的扛核打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