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线的医护人员正全力投入防疫,若疫情没有改善,接下来不仅面对医疗防护不足,可能现有的呼吸辅助器和加护病房床位将无法应付需求。
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前线的医护人员正全力投入防疫,若疫情没有改善,接下来不仅面对医疗防护不足,可能现有的呼吸辅助器和加护病房床位将无法应付需求。
据《马来邮报》报道,如今前线的医疗团队正面对个人防护配备(PPE)难寻的窘境,这些配备包括手术帽、面罩、手套、罩袍,靴套和N95口罩。
这些受访的医生和护士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DIY”自制应急,因为他们医院的PPE已用罄,但是病人还是不断进来。
“每次治疗患者甚至在进行新冠肺炎的检测时,我们都必须先装备,单是这样就需要30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我们还要将这些衣服处理掉。我们每天要替换四或五套。太累人了。”
东马一家政府医院的一名医生说:“最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提供太多保护,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一名医院高级管理人员表示,她的医院整个医疗服务已达到极限,她担心自己的医生和护士;这家医院正治疗大批的病患。
此外,有两位高级医生也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当局加快他们的供应。
这两名私人医院的儿科医生拿督慕沙莫哈末诺丁和拿督祖基菲里依斯迈都透露,像双溪毛糯医院这样的大型医院可能有足够的PPE供应,但包括私人医院在内的许多其他医院却不能相提并论。
他们敦促国家安全理事会立即缓解个人防护装备的短缺问题。医生们说:“他们(理事会)必须即刻确保供应链的运作能消除中间商并进行大宗采购,这将确保更公平的价格。”
“而且他们必须公平地分配给所有新冠肺炎指定的医院,而不仅仅是在巴生谷。他们还必须保留备用物资以能有应付激增病人的能力。”
“现在是政府要求PPE制造商加紧生产,提高产量,接受缩小利润率的情况下向医护人员提供急需的PPE的时候了。”
他们透露,马来西亚共有3家生产PPE的公司。“仅雪兰莪州至少有三家生产PPE的工厂。据他们说,有大量的代理商和分销商向这3家工厂购买PPE用品。”
“为什么我们没有听到这些公司出声?他们是否希望在国家发生危机时抬高价格,还是在‘囤货’以从中获利?或许中间商,代理商和分销商也正从新冠肺炎大流行中获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医院接受检验,甚至可能需要入院,这种情况预计会变得更严峻。
这家医院的经理警告说,除了缺少个人防护设备外,国内也没有足够的呼吸机或加护病房病床来治疗新冠肺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