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恪宁
改朝换代,旨在改变。唯有碍行政结构的桎梏纠结,国库年度所支,一半都用在供养公仆的体系。沉痾宿疾,自然因此继续(被)兜兜转转。剩下那一点钱,怎么可能整顿经济,刺激市场?汇率既然乏力,股市而且不举,房地产自然也随之不举。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SERC)执行董事李兴裕援引的报告说: 2019年首季滞销房屋统计显示,介于70万令吉至100万令吉之间,待售的有3323间;100万令吉以上者,甚至多达4331间。
耐人寻味的是,说是“可负担房屋”,有的因为地点偏僻,总卖不出去。调查发现:定价在20万01至30万令吉之间而不能脱手的,累积7506间,20万令吉以下,亦有4567间之多。
总的来说,2019年第二季度滞销楼房,共有3万2810间,总值197亿令吉。当中,霹雳和柔佛两州,最为严重。尽管这样,南中国海两岸的新建工程,至今仍然没有止息。如此层递,到了2020年,问题必然变本加厉,思之自明,迨无异议。
不必专家指点,眼下的一切,充分地反映了求过于供的事实。大城小镇之中,纵然已经售出的,也多见十室九空。景观尽管如此,规划的当局,发展的商人,似乎都不当一回事。
结果,前年不及售出的,大家皆不理会,年年再兴土木,月月继续开工。层层叠叠,千千万万,如今只好希冀来自海外的富贵之家,愿意到来这里投资,借力消减一堆堆的空楼。
说是那样,朝野各党领袖,显然各有不同的盘算。财政预算发布的政令怎么执行,没有定案。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因此打了圆场,降低外国人投资房地产门槛,交由州政府自行决定如何落实。如此这般,财长是否当家不当权,思之自明,迨无异议。
但是,清贫人家一屋所求,仍然落空。那么,政府所行,到底试图解决什么问题呢?人口之增长,百姓的收入,到底如何,清清楚楚;房屋的单位,共有多少,各州也都有完整账本之记录。仔细查看,必然可以划出一条适可而止的底线。
如果供不应求,快马加鞭,自然不妨;反之,岂可放任,重蹈覆辙,乃至连累全国,最终造成满目疮痍,一发不可收拾?怎么看,200亿都不是小数目。磨蹭下去,大笔被捆绑的资金只会越糟,而不是恭喜发财。
认识这些,自可明白,欢迎外人到来这里抢滩,只是短期之策,而不应是可行的国家房屋政策。面向21世纪的大时代,房产商理当赶紧弃舍旧有的流程,改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作业,削减成本,提高效益,才是正途。
可惜,BIM尽管日渐风行,这里的单位,也只是意思意思,从来不曾认真看待。截至2016年的统计显示,马来西亚采用BIM的比率只有微不足道的17%。相较之下,欧美国家逾半者不计其数。事倍功半,一目了然,自不待言。
之所以出现这般困局,还有一点,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的指示,下面要不视若无睹,则是阳奉阴违。何况,房地产本来就是大生意,其下的链带层层叠叠,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置喙阿兹敏所言,大家想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