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许文水
(吉辇11日讯)见证历史的巴里文打老巴刹,走过一甲子的岁月后“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巴里文打新巴刹,至今人潮越来越少,昔日的繁华已不在……
巴里文打早期的巴刹是坐落在巴里文打旧街场,这座老巴刹相信是始于1932年,因为一些年长者表示曾看过这“1932”字眼在老巴刹的建筑内,直至1992年才搬迁到巴里文打城市中心。
在巴里文打旧街场走过60年的老巴刹,从早期的小小模规和简陋的建筑,慢慢发展和改变,到成为当地或邻近居民购物的必光顾之处,也带动了巴里文打旧街场的商业发展。
这老巴刹不只是居民们集体的回忆,相信也见证了巴里文打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经过,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独立、913吉辇河渡轮翻覆惨案等等的大事记。
随着发展列车到来,巴里文打老巴刹在1992年从旧街场,搬迁到城市中心成为新巴刹后,走过一甲子的老巴刹建筑也在后来拆除,改建成吉辇县议会的商业档铺。
在巴里文打城市中心营业已26年的新巴刹,在初期还有不少的顾客和人潮,但近十年来随着有卖菜、卖鱼的超级市场或迷你市场也在附近开设,到巴刹来的顾客人潮也分散了。
此外,新巴刹现有的一些小贩也申诉,新巴刹周围的泊车都要收费,而且当局的执法也严厉,吓跑了顾客的到来,使到巴里文打新巴刹的人潮越来越少,昔日的繁华已不在。
■黄仕炉(81岁,退休老菜贩):
能讨生活吸引同乡南来 早期小贩姓黄居多
退休老菜贩黄仕炉(81岁)受访时表示,其祖父早期从中国南来时,便在巴里文打老巴刹卖菜,他在小时候已曾随祖父到巴刹帮忙,那时的巴刹摊位和小贩并不多。
“早期在巴刹卖猪肉、卖菜的全都姓黄,卖鱼的也有80%是姓黄,大家都是来自普宁灰寨同祖籍,当中有些还是亲戚,相信是先辈们南来能讨生活后,吸引到其他同乡也来从事同一行。”
他表示,以前巴里文打的人口不多,巴刹的档摊也不多,后来随着人口增加,摊档也多了起来,使到生意也竞争;而后来也做批发的其家族生意,现在已传到第五代人在打理。
他说,在巴刹工作几十年来最难忘的,是1972年9月13日发生的吉辇河渡轮翻覆事件,当时一位住吉南万拉峇鲁的朋友孩子,跌进河获救后全身湿透的到其摊口找他,他还给了对方换件衣服。
■王仕刚(75岁,鱼贩):
种割橡胶年代整天营业 时代改变后期只开半天
鱼贩王仕刚(75岁)表示,他12岁开始就在巴刹打工,帮人卖菜、卖水果、也卖过鱼,到后来才自己开档做生意,在新旧2座巴刹前后度过了60多年。
他说,早期的老巴刹很简陋,是木柱梓板建筑,起初的档口也不多,而且全都是华裔小贩,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过后,才开始有友族小贩进来营业。
“在早期的种割橡胶年代,老巴刹的营业时间是一整天的,因为到下午还有不少的割胶居民前来光顾,后来时代改变,巴刹在后期也变成只开半天。”
他说,老巴刹还在巴里文打旧街场时,也带动了旧街场的商业活动,对岸的吉南吕蒙文打、西岭居民都过来购物,搬走后旧街场也就渐渐没落。
■林如益(60岁,水果贩):
设备现代化但生意减 人口分散他处有竞争
水果贩林如益(60岁)表示,他接手兄长卖水果生意,一做也做了约40年,之前十多年是在老巴刹,后来这26年就在新巴刹。
他说,新巴刹虽然设备现代化,但顾客却逐渐减少、市场变得冷淡,加上水果产量也减少而起价,现今的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做。
“早期人人都要上巴刹,因为只在巴刹才有卖鱼、卖肉、卖菜和水果;现在人口虽然是增加,但也分散了,因为其他地方也可买到蔬果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