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灵
数月前,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基于SPM华文科考获A+人数比率逐年下降,组团拜会教长解决问题。教长感觉上在配合到访的华理会成员,也表示认同SPM华文科确实很难考获A+ ,还允诺会关注有关问题,并原则上同意让华理会与考试局见面商谈。教长当时也不晓得根据什么认为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SPM华文科考题太深奥。
细究其因,华裔考生与华裔父母对于华文的缺乏重视,才是最根本的因素。由于不重视华文,才会说出“华文很难考A+,所以就不要考华文”。试想想,如果每位华裔父母都本着华文是我们的母语,而母语一定要用心的心态,华文科考生人数及考A+的人数还会逐年下降吗?
地球在转,世界一直在进步,但华裔家长却原地踏步,存有相当强的自卑感,都认为华文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不高,英文的地位比华文来得高。更有一些华裔家长本身是受华文教育的,由于自己的出路不如意,于是就迁怒于华文教育,怨声载道地说华文太难学了,恨死华文,为什么要逼孩子们去学?有者虽将孩子送到华小,却只要求“读得懂,说得通”,无须读得太深入,能读到初中就已经非常足够了,对华文根本不屑一顾,更别说鼓励孩子在高中阶段去选考华文。他们担心孩子因华文这一科会“考坏”全科成绩,影响孩子的前途,宁可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母语华文。上述不重视华文的家长才是导致报考华文科考生人数逐年下降的罪魁祸首。
现代的年轻学子都很重视文凭,为了“钱”途着想,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和精神上学读书,以为读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拿文凭,终日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过日子。许多华裔学子在利害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对待华文的态度一般都比较消极,不认真看待华文,时常不约而同地以种种堂皇的借口来避“重”就“轻”,选择比较容易准备的科目及有明文规定的必考科目来参加考试,尽可能不去惹他们一直认为“既难学,不被列为必修必考,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母语华文。这无形中造成了一种普遍不重视华文的现象。学子接触华文的机会也跟着大为减少了。试问,在如斯的情况下,华文科考生的人数怎么不日趋下降呢?
有许多华裔学子,特别是升上中学以后,对于华文没有坚持的情操,即使选修和报考华文,因学习态度差,对华文抱着可有可无,得过且过敷衍心态;更可悲的是,一些沾染上流氓恶习的学子,不是旷课,就是专选在上华文课时吵吵闹闹,干扰其他学子上华文课,漠视华文科的价值。这一切的一切才是华文科难及格及难考A+的关键因素。
态度决定一切
针对学习态度,心理学工作者们曾对中小学生学习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已被普遍证实,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有鉴于此,学子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是积极实践,深度思考后的智慧结晶,能体现思维品质的优劣。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要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形成有明确目的的活动。
从2011年开始,SPM华文科的出题格式已经重新修订,和PT3华文科的出题格式大同小异。现代文阅读理解是SPM华文科考试当中所占分值较大的题型,也是考生普遍上严重失分的题型。理论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再好的理论也不能替代现实。身为SPM华文科考生的家长,能不认同孩子的SPM华文科成绩差,不是像教长所谓的华文科考题太过深奥,也不是考试局委任的评阅员批改太过严格,或考试局华文科主任态度傲慢。实际上现代文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阅读量不够,理解力不得法。考生做错了题目,大部分都跟考生们阅读理解错误有关。许多报考华文科的考生因为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实施有效地阅读习惯,而被拒于“阅读理解”的大门外,因此,SPM华文科考生成绩差与本身的阅读情况有直接关系。
SPM华文科考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差,读不懂题目要求,这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从生涩地读,到熟练地读,再到读后能理解,大量进行阅读即可。阅读多的考生,理解和领悟能力包括情感的体验都会比同龄考生更深刻。阅读量多的华文科考生读完题目要求马上能够理解,并知道怎么做,而阅读量少的华文科考生就难于理解,即使会做但却不知道做什么。阅读对SPM华文科考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立竿见影。阅读可以极大提高华文科考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会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对考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SPM华文科试题是根据教育部既定的程序出题,一点都不像教长所谓的那般深奥。在理论上是对考生进行检验,关键看考生在中小学11年语文所学的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以平时一定要对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在时限两小时十五分钟内一定要做到理性驾驭语段,学以致用。理性驾驭就要分析,思维,运用技巧,运用练习所得之规律,就要用语文的专业知识解读语文段落,要有规律性思维,要有规范的答题点展示和规范的语言表达。
一言以蔽之,SPM华文科要考A+ 并不难,只要咬紧牙根坚持下去,等开始那段最艰难的时刻一过,发现没有最初那么难了;而且有了成就感之后,兴趣就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不觉得难了。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肯定有原因。不努力就不会成功,没有奋斗就没有明天。人贵在知勤能勉,只有极少数人天生聪慧,绝大部分都不是天才。在这种情况下,不努力只能做碌碌愚氓,苟且偷安一辈子。说白了,只有奋斗才能充实一个人,只有勤奋才能雕琢一个社会蒸蒸日上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