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诗琦
“尼特族”一词,英语称之为NEET(全称: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简而言之就是不就业、不升学或不参加培训。“尼特族”最早使用于英国,与日本“茧居族”、中国“啃老族”、澳洲“袋鼠族”同义。这群人虽然生活在这“平凡”的社会里,可习性却显得有点“不平凡”。就因为“与众不同”,“尼特族”的存在总被漠视,几乎与边缘人无异。
先前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一名曾担任大使的高官,因不满长子长期啃老在家打电动,更担忧有家暴史的他会对附近学童不利,疑似因此持刀将长子杀害。近日,新加坡亦有报道指,新加坡估计有逾2万名“尼特族”。这些年轻人因各种因素而退出劳动市场,失业率数据并不将他们计算在其中。这些报道仅属于冰山一角,而“尼特族”确实就在你我周遭。人们可以选择轻视、漠视,可“尼特族”的诞生,难道真的与社会无关吗?
有人说,由于父母溺爱,造就了“尼特族”。这也许是原因之一,可有大部分“尼特族”要的其实不多,他们只希望能拥有一份工作,过上平凡生活,可人人嘴里的“平凡”,对他们而言却是如此“奢侈”。他们有理想也有抱负,有学历也有文凭,可也许是性格使然,又或是先前工作留下不愉快经验,再加上求职处处碰壁,身心疲惫已导致他们无力向前迈进。他们回应不了自己、家人甚至是社会的期待,“宅”是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呆在舒适圈里,才能暂且忘却烦恼,亦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任何伤害。
踏入社会走进职场,我们常被告知想要融入其中,就要善于应酬交际、抛弃玻璃心、顾全大局。现代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人人都拼命调整步伐跟上步调,可终究还是会有人无法适应而掉队。无论是自行退出职场还是被抛弃,想要重新出发其实不容易。一旦被社会标签为“尼特族”,自然就会被唾弃。没工作、没收入,生活失去重心,长期窝在家中,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心理疾病逐渐形成。明知未来生活将过得更艰辛,亦只能默默承受却无处可逃。
社会精英人人称羡,可能称之为精英者其实为数不多。人总有长处与短处,只要对方态度诚恳、认真学习,其实社会应当多一份包容,也应当给予机会让其发挥所长,再以互补方式达到双赢局面。身为社会“老鸟”,在这些“菜鸟”需要帮助时,请扶他们一把,别让他们对这社会失去信心。我们不能让“尼特族”持续增多,因为这将导致社会运作失衡。未来的世界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倘若年轻人在人生起步就先选择放弃,那还有什么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