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蛙
教育部日前宣布将着手游泳课的推行,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学会游泳,避免学生因不谙水性而溺毙的悲剧重演。而明年起,这项计划将从地点靠近公共游泳池的政府学府开始逐步落实,在提升学生安全之余还善用公共设施,可谓一举两得。
推行游泳课,只要执行稳妥,好处多不胜数。由于在外的游泳班学费昂贵,并非所有家庭所能负担,再加上大多数父母忙于维持生计,无暇亲自督导孩子学游泳,教会孩子游泳的任务耽搁已久。既然教育部有意背负这项使命,也就省却了家长经济和精神上的烦恼,惟,前提是收费合理(甚至免费)以及孩子在训练期间的安全保障。另外,教育部可以借机挖掘拥有游泳天赋的幼苗,加以栽培,寄望他们有朝一日在国际舞台为国争光。
在推行游泳课上也有不少须顾及的事项,稍有不慎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反效果。因此,负责筹划和执行游泳课推行的官员身负重任,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要进行多番实地考察,集思广益地思索所有拦路的难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为学生兴建或觅得设备完善的游泳场所,当中需要的维修或租借费用已然是一笔庞大的开销。试问我国堪忧的财政状况是否许可,抑或应该把有限的经费花在更迫在眉睫,收益群众更广泛的教育政策?官员在考察游泳场所的安全评估上不可马虎,无论是关于水的深浅度,定期换水的次数,还是水的品质,每一环都至关重要。太深的泳池不适合初学者,太浑浊或灭菌不足的水则会引发敏感和传染性疾病,有违保障学生安全的初衷。
其次,确保学生安全的沉重担子该落入谁的肩膀上?要知道,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调皮难管,在校园里经常闯祸惹事,连教师也无可奈何,何况是没有相关经验的教练和救生员。举例之,有些学生可能在还未掌握游泳技巧之前,就相约下水嬉戏,罔顾自己和同学的安全。好胜心切的学生难免私下比拼,例如不自量力地到深水区比赛憋气,最终导致在水里窒息的惨剧。如何有效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游泳课时的安全,都是值得仔细琢磨的事项。
究竟,游泳课的对象是哪一类学生?要是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游泳技巧,他们可否“幸免”?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否提早“毕业”,还是有机会进一步接触救生技巧?或许,游泳可被列入体能测试的项目之一,定期评估学生的游泳技术,确保他们已经炉火纯青。然而,家贫负担不起泳装和学费的孩子,固然渴望得到政府的资助,好让各阶级学生都充分掌握这求生技能。
最后,希望教育部在推行游泳课上坚持己见,秉持着为莘莘学子安全着想的理念,致力于制定专业可行的计划,一洗只会在多项政策上U转的恶劣形象。多说无益,用成绩说话才能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