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峇眼区会党要陈幏蓎(左起)、杨元良、陈诠锋、曾伟仁、郑丽燕等人在区会常月政治时事分享会上合照。

马华槟州副主席兼峇眼区会主席陈诠峰认为,政府应伸缩性处理商业招牌的语言用字,而非不近人情的硬性规定马来文必须大过其他语言,因为这将无法凸显我国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

他举例,像售卖猪肉食品的烧腊店,或设在华人区的传统咖啡店,做的都是华人生意,不可能会有马来人上门光顾,若招牌设计被强制要用马来文,或马来文须大过中文,试问要如何展现华人美食和文化的特色?

他赞扬有报导指马来网民也认同这一点,该网民直指总不能要用马来文来书写这些卖猪肉食物的商店名字吧。

他在周二晚主持区会常月政治时事分享会时,这么说,强制马来文必须大过其他语言,已经颠覆市场与广告学理论,不符合现代化趋势,恐导致广告与客户群错配,多元化视觉美学受损。

“我们绝对尊重马来文作为官方语言,也100%接受在官方场合或官方文件使用马来文,但也不要忘记各族丰富多样性的独有特色,尤其是在美食和文化方面,应该让各族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展现多元。

- Advertisement -

他认为多元文化社会是需要平衡,并促请政府和执法单位思考以下观点:(1)文化与语言的平衡:中文作为大马华人的母语之一,是族群身分的重要象征,若过度限制中文招牌的使用,恐怕会影响国民的凝聚力。

(2)多元文化是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和多语言能力是一种优势,限制中文招牌可能削弱大马在国际社会的软实力,甚至影响旅游和商业发展。

- Advertisement -

(3)政策的执行应以平等为基准:若规范语言使用是出于政策需要,应确保所有语言都被平等对待,而不是针对某一种语言或族群。

(4)多元文化的未来方向:多元文化的真正力量在于和谐与包容,任何政策改变都需要考虑到社会不同族群的感受,否则可能导致长期的不满甚至冲突。

他呼吁政府是时候让政策的制定趋向人性化和亲民,在推动国家语言认同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文化和语言的合法存在。


- Advertisement -